商南县广大群众有饮茶习惯。但历史上不产茶,所需茶叶多从湖南、湖北以及陕西省安康、紫阳调进,平均每年调进10万公斤以上。1963年,县委副书记梅光华与科技人员张淑珍去安康开会,带回10公斤紫阳茶籽,遂试行小面积引种试验并开始全县宜茶地调查。以后15年中,在县委书记宋建勋、任兴哲、赵瑞广及历任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张淑珍与技术人员张文通等人,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使茶树在商南安家落户,结束了商南无茶的历史,填补了多种经营生产上的一项空白。1990年产茶10万多公斤,年产值200万元。有乡、镇茶场50个,400家种茶个体农户,最多的户种茶87亩。1992年产商品茶10.2万公斤。新辟茶园500亩。
1962年6月至9月,在全县性的幼林清查活动中,发现水沟乡太白村有9株茶树生长。树龄30年以上,枝繁叶茂,未采摘利用。这一发现,促发了科技人员引进茶树的积极性,拉开了发展茶叶生产的序幕。
【引种成功】茶树引进过程中,先后经历过三次失败。第一次,1962年在二道河苗圃培育200多株茶苗,长势较好,1963年春季移栽于县城周围的富家沟山坡上,当年全部死亡;第二次,1964年从紫阳调来茶苗300株,栽至县苗圃园内,当年亦全部死亡;第三次,1967年捉马村(当时的大队集体林场)育茶苗700多株,移栽在该村的山坡上,也全部死亡。1967年二道河苗圃育有2分地茶苗,就地封育,培育成茶园。4年之后,终于在1970年春季,首次采茶19公斤。在连续失败中摸索出在商南县引种茶树的基本经验是:(1)引种关键在于保苗;(2)在荒山坡开辟茶园,定穴直播茶籽比移栽茶苗容易成活。(3)宜茶地除选择微酸性、土壤(即pH值在5.5~6.5之间)外,还要测试土壤中的石灰反应状态,虽系微酸土,但石灰反应强的不宜种茶。
根据上述三条原则。从1973年开始,连续5年全县性的辟山种茶运动迅速开展。在永青、东岗、富水和白玉区,新开茶园1.5万亩,播种茶籽1.1万亩,成园7000亩,初步形成了商南县茶叶基地化生产规模。
【引种系列及丰产措施】商南县属于新茶区,茶叶品种系列全由外地引进。1974年播种的属于紫阳茶系列,多分布在清泉、试马、五里牌、十里铺等地,1974年至1976年播种的属于安徽茶系列,多分布在茶坊、王家庄、王家楼等地,1976年后播种的属于江西、浙江茶系列,多分布在桑树、邵家沟、青竹沟等地。1978年后,新发展的茶园停止从外地调种,多采用本县茶树种子,大部分用于补苗和个体户种茶,如三官庙、清泉、谢家店等地的茶园。
商南茶不仅可以大面积发展,而且可以高产丰产。县茶业站从1987年开始试验丰产措施,总结出6项技术要点:(1)充分利用水源。(2)分期合理施肥。(3)及时防止茶树病虫害。(4)茶树增产,要“七挖金、八挖银”(在7、8月份深挖茶园,松土保墒,填入草肥,提高来年春茶的产叶量)。(5)疏花疏果,防止茶树老化。(6)合理采摘。运用技术措施管理茶园,茶坊茶场Ⅲ号丰产园和V号丰产园,亩产高达270.5公斤,比全县平均亩产高11倍。
商南茶经国家和省级有关部门鉴定,一致认为具有“清香、色正、回味甘甜和耐冲泡”的优点。附:中国茶叶研究所鉴定结论
对“泉水清”茶的审评鉴定意见
该茶外形细嫩显毫,具有嫩栗香、滋味鲜醇、汤色嫩绿、叶底黄绿明亮、属半烘半炒的高档优质绿茶。
根据成茶的嫩度及香味品质,“泉水清”茶符合地方名茶要求。
建议将原名改为“商南泉茗”后,正式投产。
汉中、商洛地区名茶鉴定会审评组
沈培和 程良斌 吴幼亭 刘成浩
李昌荣 马 荣 1987.6.14
【新式茶园】 商南县是新茶区。1989年有茶园7400亩,与老茶区相比,新式茶园有如下特点:(1)等高线,满山转。所有茶园都开在荒山坡上,宽带密植,集中成园,便于管理,便于采摘,具有集约化生产的规模。(2)矮化高产。茶树控制在一米左右,便于立体采叶,增加单位面积产量。(3)制茶全部采用机械加工。截止1990年,全县共有揉捻机118台,炒干机88台,电炒锅11台。基本上不再手工制茶。
【产量】 商南茶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经历了16个春秋,产量连年增加,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产量大幅度增加。1978年产茶为1万公斤,1988年产量增至9.05万公斤,10年产量翻了三番多。1989年产量又增加到9.55万公斤。1990年产量超过了10万公斤。除去1.5万亩幼龄茶园外,开采茶园亩产达17.5公斤,高于陕西省茶叶平均亩产13.75公斤。
【分布】 经过1978年和1982年两次宜茶地调查,全县共有宜茶地2.2万亩,集中分布在三条土壤带上。(1)西界公路以北,海拔500米至600米的党马、五里铺、富水镇一线。(2)从清泉乡开始,经张家岗、龙窝、新庙到富水黑漆河一线,相对而言,这是商南茶最佳分布区。(3)丹江流域及丹江以南,如江西沟、太子坪、柳树湾、水沟乡为茶树零星分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