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县地方特产:户县农民画
户县地方特产:户县农民画
户县地方特产:户县农民画
户县地方特产:户县农民画
户县地方特产:户县农民画
中国西安,举世闻名的古都,她以数千年的历史文明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秦始皇兵马俑、大雁塔、碑林、还有巍峨的古城墙,无一不在告诉人们一个个神奇而古老的传说。在西安西南三十八公里处,有一个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的县城---户县,她以其绚丽多彩的农民画艺术为西安这座古老的都市又涂抹上了浓重的一笔。
户县,一个人口只有五十万的西安市郊县,现在人们习惯称她为画乡,不仅仅是因为户县地方风景美丽如画,更是因为户县这个地方几乎人人都爱画画,而且大部分画画的都是农民,他们不仅仅画,而且画出了名堂,农民画走出了西安,走出了陕西,走出了国门,走向了国际。
在户县,一提起农民画,人们就会想起李凤兰、刘志德、雒志俭、还有樊志华、刘知贵和王景龙等。在他们的带领下,户县涌现出了二千多名较专业的农民画作家,他们一手拿着锄头,一手拿着画笔,勾勒出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他们画土地、画庄稼,画他们的猪狗牛羊,还有他们的农家小院,他们的生活!!
农民,在一些人眼里好像就是落后和愚昧的代名词。一说到他们,首先想到的是黑黑的脸庞、长满老茧的双手、不修边幅的衣着,很难将他们和绘画艺术联系起来,但是如果谁还那样想象农民画,还那样想象户县农民画作家,那么您就错了!只有您亲眼看过以后,您才能真正感受到户县农民画的迷人魅力,真正领略到户县农民画作家的风采!
户县农民画孕育于传统的剪纸、刺绣等民间艺术,诞生于50年代,从70年代开始,不断的提高、创新、升华、成熟,逐步走出户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全国影响力最大的农民画乡之一,被视为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典型。1988年,户县正式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
四十余年来,户县农民画经久不衰,生机勃勃,成果丰硕,累计创作作品30000余件,其中1500余件作品在国家级刊物发表,428件在国内各美术展览中获奖,4500多件应邀在48个国家和地区展出,18700余件被国际友人和国外博物馆收藏。户县农民画走进了中国的千家万户,走进了人民大会堂,走进了国外的许多家庭和公共场所,甚至作为礼品馈赠给外国元首。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户县也许是得益于古城西安久远的历史文明,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民间艺术也得天独厚的受到其滋养,并且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精华,一出生就显得格外富有生命力,这一点在户县农民画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户县农民画的表现手法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它以大红大紫的色彩,夸张化的描述,寓意深刻的主题,简洁明快的风格勾画出了画乡户县美丽的田园风光,栩栩如生的农家生活,气氛热烈的劳动场面和欢天喜地的节日庆典,充分体现了现代民间艺术的特点。户县的农民不是用双手在画画,而是用他们的心灵在画画,其构图、色彩、造型、图案、纹样可以清楚的看出户县农民画不仅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而且更具有现代艺术气息,还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户县农民画与优美的西部民歌一样,它抒发中国农民对新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它歌唱着自己日新月异的美丽家乡,它洋溢着三秦农民淳朴、善良、和豪迈的感情本色,闪耀着现实的美好与理想追求的绚丽色彩,她所取得的荣耀声誉和巨大成果凝聚了多少画乡人的汗水和心血。
户县农民画的出现是一个奇迹,他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成千上万的人,无可厚非的在中国现代文化殿堂里占居了一席之地,他是中国西安户县文化史上空前辉煌的一页。
户县农民画发展历程
户县[注1]民俗绘画源于民间,与当地戏剧、舞蹈、民间社火、竹马、旱船、龙灯等丰富的民间文化形式有深厚渊源,富于明显地域特色,民间风情强烈,乡土气息浓郁。所画内容多取材于人物、动物、花鸟等题材,勾画出户县美丽的自然田园风光;采用白描形式,构图简洁而饱满,想象大胆丰富;注重色彩对比,以大红大紫的色彩,夸张化的描述,追求强烈的直观效果,讲究装饰性;风格浪漫稚拙,怪诞抽象,浑厚质朴,气韵生动。粗犷里蕴涵细腻,浓艳而不失淡雅,古拙中流露天工。以剪纸、绘画、刺绣、编织等传统艺术和工艺技术传世,历史悠久。
把民间绘画定名为农民画,是借作者的阶级身份赋予其作品样式以政治属性。使绘画成为一种工具。它起步于1958年“壁画化”、“诗画墙”等配合“大跃进”的文化艺术活动,以诗配画、漫画形式表现满怀赶超激情的政治运动。1960年代以写实、半写实、单线平涂的形式,配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忆“三史”、讲“三史”、举办“三史”活动,忆苦思甜,编绘阶级教育的“三史”图画,出现了一些像《一件血衣》、《四代人的命运》那样较好的连环画;同时热情歌颂战天斗地、耕耘、丰收的社会主义生活。1970年代农民画靠近了专业绘画,其形式为年画、版画、国画,反映革命、斗争的时代精神,始终自觉做政治附庸,“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紧密联系三大革命斗争实际,围绕党的各项中心工作开展活动”。
专业农民画辅导员的辅导能力、辅导水平以及自身的责任感、奉献精神,对农民画的发展起了关键作用。因农民画作者艺术判断能力较弱,一幅作品的最终实现,有极大的盲目性,他们不知道好在哪里,差在哪里。辅导员则会告诉他们如何判断,如何达到尽善尽美。1958年,西安美院协助办农民美术训练班,使全县美术骨干发展到30余人。1960年代,一批回乡学生的加入农民画队伍,创作队伍扩大到50人,提高了文化素质。1972年冬到1973年夏天抽调全县60余名作者,集中在县城创作。丁济堂、刘群汉等一批辅导员成了幕后英雄。
代表作品是1974年4月10日中国邮政发行《户县农民画》邮票(志号:T3)选中的6幅:《老书记》(刘志德)、《高原打井》(李克民)、《春锄》(李凤兰,见插图)、《科学种田》(马振龙)、《林茂粮丰》(周文德)、《金山银海》(李顺孝)。《老书记》刻画了一位坚持学习、坚持参加生产劳动的好书记亲切自然的形象。《高原打井》的画面隐约露出一小片蓝天,绿色夸张描绘小潭刚刚冒出的水,占据图案大部的则为厚厚的沙土层,用于挖井的脚手架在画面中极为醒目,充分反映了中国西北用水之难和人们战胜困境的顽强精神。《春锄》则是一首男女社员在绿色的田野上锄去禾间杂草的抒情诗。
1973年7月由国务院文化组主办了“户县农民画展览”,组织50余名作者的170余幅作品,在西安、上海等国内八大城市展出后,10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后又陆续在哈尔滨、合肥、南宁、昆明、乌鲁木齐、太原等八大城市展出,观众达250余万人。中央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争相为户县农民画出版大型画集和单页年画。新华社报道点明了这一空前盛况的内涵:户县农民画“以鲜明的主题,纯朴的感情和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生动地反映了户县人民战天斗地,改造山河的斗争生活,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表达了他们决心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为社会主义多作贡献的豪情壮志和革命理想。它们令人信服地说明,在伟大领袖毛主席领导下的新中国,劳动人民正在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直接创造者。”为文革的文化粉饰、圆场。
1974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斥巨资再次拍摄了专题片《户县农民绘新天》。1974年-1977年,国务院文化部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等单位专题组织了户县农民画到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英国、瑞典、法国、挪威、丹麦等国展览,农民画家李凤兰[注2]等六人代表户县出国访问。1976年政府投资200多万元,建成了全国第一座县级农民画展览馆(面积7388平方米)。更加锦上添花。
1980年代,改革开放使农民画摆脱政治窠臼,回归本真,走上了现代民间艺术的发展道路,却又成为市场化的产业。1988年被国家文化部正式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乡”。为了迎合行情,向国画、油画甚至西方抽象派的画风上靠拢,大批量“作坊化”的“流水线”生产,民间绘画失去了农村的生存土壤及表现风格。应用丝网印刷技术大量复制较好作品,使画价猛跌,经济效益剧减,农民画创作队伍或弃画经商,或进城打工,农民画繁荣与变异、滑坡、萎缩并存。令识者深以为忧。
到2000年代,户县农民画作者队伍已发展到2100多人,骨干作者200多人,农民画专业户30多家。共创作作品3万余件,其中1200余件在国内获奖,600余件被国家和地方美术馆收藏,18700余件被国外博物馆和外国收藏家珍藏。数千件在美、英、德、法、日等68个国家和地区展出。28位农民画家先后35次出国访问、讲学、办展和表演。
[注1]位于陕西省会西安市西南38公里。总面积1255平方公里,总人口56.3万人。地处关中平原腹地,东接长安,西临周至,南依秦岭,北濒渭水;山川秀美,物产丰富。素有“西安后花园”、“银户县”、“文化县”美誉。